学校召开信息化战略发展改革对策建议方案论证会

12月12日,为进一步落实学校“十四五”事业发展规划,回应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咨询成果对策建议,确保信息化发展方向路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,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和责任,信息化建设管理办公室组织召开“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化战略发展改革对策建议方案”(下简称方案)专家论证会。会议邀请了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、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胡钦太、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(广东省电化教育馆)主任唐连章、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张蓓、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宓詠、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何海涛等五位专家组成专家组。会议由副校长刘剑文主持,信息化建设管理办公室、发展规划处(学术委员会)、网络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和相关同志参加会议。

会上,专家组听取了方案编写工作组关于方案编制背景、思路和内容的汇报,审阅了方案全文,并就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、问题、目标与任务等重点内容展开深入交流。专家组一致通过方案论证,并给予高度评价。专家组认为,方案对当前学校信息化发展阶段、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和形势的总结和定位符合学校实际情况。方案对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做了较为宏观和深入的思考,客观准确地揭示了当前高校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和挑战。方案提出的“多元主体、服务牵引、改革驱动、持续发展”总体思路和“四个转变、四个驱动”的具体目标符合高校在新时代对信息化工作新的更高的要求,也符合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。方案围绕五个方面扎实推进25项工作,建设任务具体,工作措施明确,具有较强的可行性。方案整体结构规范完整,对今后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,可以作为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制定信息化相关政策、具体工作方案等管理应用的重要指南和参考。

刘剑文指出,信息化正日益成为新时代高校改革发展新的竞争力和增长极。自2017年学校确立“两高两化”信息化发展战略以来,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深切期望,信息化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。希望“十四五”期间信息化能够进一步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战略抓手和创新动力,更好发挥信息化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“影子效应”、在学校改革创新中的“鲶鱼效应”,将信息化、智能化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,将信息化与学校的发展改革融为一体,使信息化工作真正成为学校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
信息化建设管理办公室将根据论证会意见和建议,进一步完善方案,为“十四五”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指导。力争到2025年,学校信息化总体建成智慧校园,在教育教学、校园治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应用水平在广东省高校中处于领先位置,达到国内“一流高校”信息化建设水平。

作者/通讯员:刘晋 | 来源:信息化建设管理办公室 | 编辑:杨柳青